南昌大学获批全省首家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本网讯 (袁吉仁 报道) 近日,中国物理学会公布了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全国共认定了22个基地单位,其中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成功入选,这也是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单位。

“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旨在为组织和鼓励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教育机构参与科普活动,通过依托各方资源形成规范、健全的科普服务网络,从而实现不断提升物理学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的目标。首批“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由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推荐申报,经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评议后,提交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正式成立。

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历来重视科普教育及科普宣传活动。近年来,以学院物理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联合各教学科研平台成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组建了星火科普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服务活动,社会反响强烈。星火科普志愿服务队有兼职科普教师18人,学生科普骨干10余人,成员主要为南昌大学专家教授或青年博士及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2021年,星火科普志愿服务队在物理学科谱工作中成效显著,被江西科协推荐到中国科协参评全国十大科普人物(团队)。

该基地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的纳米、天文、量子、新能源等方面专题的科普讲座、科普演示、科普体验、科普DIY等活动。为确保疫情期间科普教育不掉线,该基地还积极打造“云端科普盛宴”,吸引了来自全省10余家中小学的热烈追捧,受众人次千余人次。针对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关键期的特点,基地创新推出了别具一格的“科普+思政教育”的科普方式,在开展专题科学普及的同时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润物细无声,传递科学知识,启迪科学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科技报国壮志,播撒爱党爱国爱社火主义的火种,相关事迹得到了人民日报、央广总台、江西日报、大江网等媒体的系列报道,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科普教育基地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启迪创新意识,激发报国热情”为目标,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提升基础条件、强化科普队伍、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科普趣味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