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系):
为了在高校大学生中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实验技能的交流与竞赛,提高学生金相制备及观察的试验操作技能和材料理论知识,增强金相图谱分析能力,并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广大本科生营造一种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科研平台,同时为今年5月举行的第八届江西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和7月举行的第十三届“徕卡杯”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大会(金相知识竞赛)选拔优秀选手,特举办第九届南昌大学金相技能大赛。徕卡杯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覆盖全国500多所院校,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之一,已连续五年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现将本届校赛竞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南昌大学教务处
主办: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二、参赛对象
本次比赛面向南昌大学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专业不限。
参赛队员基本要求:
1. 了解金相制备基础知识;
2.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操作;
3. 掌握金相试样磨制、抛光、浸蚀、显微观察。
三、竞赛内容
1. 金相技能竞赛选用统一标准试样:
预赛为:20钢
决赛为:纯铁
比赛用材:2.5um的金刚石抛光膏、砂纸(金相砂纸和水磨砂纸,选手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6张);
浸蚀剂为4%硝酸酒精溶液;
比赛场地备有电吹风、竹夹、药棉、小烧杯等供选择使用。
参赛者需在30分钟内完成样品的粗磨、细磨、抛光、浸蚀等过程,最终制备出供评委评分的样品。
选手的最终成绩由所制备的金相图像质量、样品表面质量和操作规程三部分组成。具体见第十三届全国金相实验技能竞赛评分标准http://www.jxds.tech/#/。
2. 金相知识竞赛:
金相知识线上举行:
命题涉及的内容为面向材料类、机械类各专业所开设的基础核心课程中的知识点、实验方法、典型案例分析。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材料学》《金属学及热处理》《金相分析技术》《材料工程基础》《金属工艺学》《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失效分析》等,并融入材料学科的发展史、科学家与贡献,以及与材料相关的热点话题等。
题目类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
金相知识报名和金相技能分开,单独报名。
四、奖励办法
1.金相技能预赛取前30%选手进入决赛。
金相知识按照线上成绩排名录取。
2.本竞赛为校级竞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三个等次,分别占实际参赛总人数6%、9%、15%,由学校颁发证书。
3.竞赛优秀者经选拔培训后,将代表学校参加于今年5月在华东交通大学学院举行的第八届江西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实操大赛、金相技能知识竞赛。
五、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QQ群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3月22日下午5点
所有参赛学生需在南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报名(两个赛道分开报名)https://scjypt.ncu.edu.cn/credit/homemain?result=1,然后进入南昌大学金相大赛专用QQ群(南昌大学金相技能校赛群:370202339;南昌大学金相知识校赛群:646179130)报名才算成功,入群验证消息为:姓名+学院+班级+学号+QQ+手机号,入群后将群内个人昵称改为“姓名+学院+班级+学号+QQ+手机号”。


将根据群内昵称登记报名情况,并与3月25日在群内公布“第九届金相技能大赛登记汇总表”。
六、比赛时间及地点
金相技能比赛时间:初赛:2024年3月30日8:00-12:00(比赛样品20钢,根据参赛人数具体调整)
决赛:2024年4月14日9:00-12:00(比赛样品纯铁)
比赛地点: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材料中心实验室(材料楼A419,A423)。
金相知识比赛时间:2024年4月23日9:00-10:00
比赛地点: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材料中心实验室(材料楼A419,A423),自带手机、IPad或者手提电脑
七、补充说明:
未尽事宜可咨询南昌大学李样生老师(联系电话:13870833464),徐玉华老师(联系电话:13517005715)。
指导单位:南昌大学教务处
主办: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2024年3月11日
附件1:金相技能大赛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 要 求
| 类 别
| 得 分
|
金相图像质 量 (80 分)
| 组织正确与组织清晰度(40 分)
| 几乎看不清组织
| 0 ~ 4 分
|
可以辨别部分组织、很不清晰
| 5 ~ 12 分
|
组织可勉强辨别,不够清晰
| 13 ~ 20 分
|
组织正确、组织比较清晰
| 21 ~ 32 分
|
组织正确、组织很清晰
| 33 ~ 40 分
|
划 痕
(20 分)
| 低倍粗大划痕 3 条以上且交叉
| 0 ~ 5 分
|
低倍粗大划痕 2 条或高倍细划痕数量很多 (4 个视场可见)
| 6 ~ 9 分
|
低倍粗大划痕 1 条或高倍细划痕数量较多 (2~ 3 个视场可见)
| 10 ~ 13 分
|
无低倍粗大划痕,高倍细划痕数量较少 (1 个视场可见)
| 14 ~ 17 分
|
无低倍粗大划痕,高倍细划痕数量很少或没有
| 18 ~ 20 分
|
假 象
(20 分)
| 假象较多
| 0 ~ 8 分
|
假象较少
| 9 ~ 14 分
|
基本没有假象
| 15 ~ 20 分
|
样品表面质 量 (10 分)
| 宏观划痕及样品清洁程度 (5 分)
| 污迹、坑点、宏观划痕多
| 0 ~ 1 分
|
污迹、坑点、宏观划痕中等
| 2 ~ 3 分
|
污迹、坑点、宏观划痕少或没有
| 4 ~ 5 分
|
观察面平整度 (4 分)
| 有明显坡面
| 0 ~ 2 分
|
坡面小基本平整
| 3 分
|
很平整
| 4 分
|
样品磨面倒角 (1 分)
| 目测,视倒角质量给分
[标准倒角为 (0.5 ~ 1) mm 45]
| 0 ~ 1 分
|
操作规范* (10 分)
| 引导学生良好实验习惯
| 评分标准另行制定
|
* “操作规范”部分评分办法
★现场操作扣分标准 (按预磨、抛光及腐蚀、显微镜观察三个环节分别评定;每一环节出现以下每类情况只扣分一次):
(1) 不良操作习惯 (如操作结束后未收拾工作台面、耗材随手乱扔等) 最多可扣除 10 分。
(2) 可能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的操作 (如用手直接接触腐蚀液、机磨时样品放置位置不正确、样品飞出等) 最多扣 3分;
(3) 可能导致设备、仪器损坏的操作 (如机磨时不加水、湿手操作显微镜等) 最多扣 2 分;
(4) 可能导致耗材、能源等不合理消耗的操作最多扣 1 分;
★与现场操作相关的其他扣分
(1) 比赛过程中占用他人工位,根据对他人操作的影响程度大小扣 1 ~ 3 分;
(2) 未穿着比赛服进入赛场扣 1 分;
(3) 选手在刻有编号的端面上进行磨制导致样品编号无法识别的,成绩计为零分;
(4) 在宣布比赛结束后仍未停止操作并离开工位的,样品不送交评委评分,选手成绩记为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