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7月8日,学院“物材新光·筑梦丽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丰城市丽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围绕理论宣讲、科普教育、产业调研等维度,用脚步探寻振兴密码,用科普点亮乡村童心,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活动维度。
在丽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队一行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微宣讲。丽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乡音绕梁,队员们以“小切口”讲清“大道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五个牢牢把握”“三个全面”重要要求,用方言俚语、身边案例让党的创新理论“沾泥土、带露珠”。
在丽村镇红色记忆馆,手榴弹的冷铁、长枪的残木,仿佛还带着当年的硝烟味。玻璃柜中,一枚枚奖章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成员们循着展柜的光斑,在静默的展品间“对话”先辈,聆听回顾他们如何把信仰压进枪膛,把青春写进山河的峥嵘岁月。
在科普课堂上,队员们通过PPT讲解、动画演示和有奖问答等形式,围绕居家、交通、防溺水和食品安全四大主题,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开展安全教育,现场气氛热烈。
在物理实验展示环节,小型马德堡半球实验使大气压强“可视化”,成员们拆解步骤讲解原理,并邀请孩子们动手体验。在互动环节,队员们一声令下,小瓶上下沉浮,揭秘“力控”浮力奥秘,孩子们围聚学习,跃跃欲试。在电路连接科普演示环节,队员们通过演示基础电路连接实验让灯泡发光,并通过与二极管的对比呈现,让孩子们亲手把“电”握在手心,直观感受科学魅力。
循着朱熹手书“源头活水”四字墨香,实践队一行踏进丽村酒厂。竹影摇风、酒糟飘香,同学们沿着“制曲—发酵—蒸馏—窖藏”制酒全流程,现场直观观摩一粒稻米如何化作一滴佳酿的奇妙之旅。

在丽村乡村振兴学院,竹篾制作的手工艺品映入眼帘。在院长喻远光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了解了丽村在秉承现代教育理念,致力培养优秀的乡村振兴人才,积极探索构建校地企合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中典型做法和成效。
从理论宣讲到科学启蒙,从酿酒技术探秘到乡村振兴调研,五天行程串珠成链。此次丽村之行,实践队一行围绕理论宣讲、科普教育、产业调研等内容,直面基层群众,与基层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文明实践服务质效。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组织青年学生深度参与文明实践,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主动与实践中心(所、站)中的相关站点联系,摸清具体服务需求,进一步打通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用青春力量在赣鄱大地绘就文明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