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作育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7月28日至7月30日,学院党委书记徐剑强、党委副书记谭潭、学院教师王松、本科生辅导员孟真以及“材启未来·量子足迹”就业育人实践队成员代表,赴苏州市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实践队先后访问了苏州澳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贝耐特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及英汉思(苏州)技术有限公司,就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及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一站:苏州澳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校友企业展实力 协同育人谋新篇
实践队首站走访苏州澳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79级半导体物理专业校友洪峰担任董事长。座谈会中,洪峰介绍了企业在智能化焊接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及装备应用情况,详细说明公司当前业务布局,并明确未来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推进的战略发展规划。会后,他带领实践队师生参观了焊接车间。
学院党委书记徐剑强与洪峰就科研项目合作及毕业生就业岗位输送等事宜展开交流。双方围绕科研项目中可能涉及的资源共享模式、成果转化路径以及毕业生需求标准、就业对接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续开展良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交流环节,实践队成员覃潭飞提问:“学长本科攻读物理专业,后期是基于什么契机转入焊接领域发展?”洪峰回应,自己本科学习半导体物理,硕士阶段主攻理论物理,他认为扎实的学科基础是跨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助力个人在不同行业实现价值。


第二站:贝耐特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立企显担当 职业规划指方向
实践队第二站来到贝耐特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期间,师生们参观了企业高规格的超精密光学元件制造和检测平台,并围绕光学薄膜设计、先进光电材料研发等技术与企业人员展开交流。
企业人事负责人龙正德表示,学院在光电材料与物理领域的学科实力值得肯定,同时明确表达了企业对于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的迫切需求。
座谈会上,99级材料专业单上伟学长结合自身创业经历,为同学们提出三点就业建议:一是要夯实专业基础,尤其要巩固材料科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二是要培养跨学科思维,密切关注光学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动态;三是要重视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活动。


第三站:英汉思(苏州)技术有限公司
深耕领域铸领先 校友情怀助成长
实践队走访的第三站为英汉思(苏州)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化合物合成仪器的研发与制造,在国内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师生们先后参观了研发实验室和生产车间,通过实地察看,详细了解了半导体化合物合成仪器的研发流程和技术特点。99级物理专业校友、英汉思(苏州)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童梁柱全程陪同,并结合自身经验,为师生们系统讲解了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沿技术趋势,让实践队成员对该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苏州之行成效显著,不仅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生动鲜活的行业实践课,更通过组织深入企业一线,带领大家走访工厂、车间等真实场景,创造了与企业直接交流的机会。在接触真实职业环境的过程中,同学们既能清晰认识到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明确未来职业发展路径,也能深入了解就业现状和职业发展态势,收获宝贵的实践经验与职业发展机会,有效提升了实践育人实效,助力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
未来,学院将在此基础上,与校友企业持续深化联动,充分发挥“学院-学校-校友会-校友企业”的协同作用,着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