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下载服务.
首页» 人才培养» 下载服务

物理与材料学院专业简介(材料类)


一、选择材料专业的N个理由

1、历史渊源

材料类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对应设立2个系,均为省级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2021年实招本科生246人,本年度在读本科生为870人。学院拥有包含“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在内的专职教师93名。专业重视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协同发展,在学科建设上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点1个(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个(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同时,材料学科进入了教育部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之列。

2、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一支师德严谨、学术精良的师资队伍。在9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91.4%,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为62.4%,包含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专家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江西省青年千人6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名,江西省主要学科带头人6名,赣鄱英才555计划学术带头人2名,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2名,江西省青年科学家4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名,校“十大教学标兵”1名,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

3、教学科研平台

本专业现有“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MOCVD装备与工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发光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先进功能薄膜材料工程实验室”、“江西省半导体发光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二维功能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太阳能光伏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发光材料与技术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等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目前拥有3个科研团队:超高温新材料及装备光电信息材料及器件能源新材料及器件科研团队。

4、培养方式与特色

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培养方针,以材料学科发展前沿、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牵引,聚焦发光新材料与装备、超高温新材料与装备、光电信息新材料与器件、能源新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等江西有产业基础的特色材料,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备扎实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开阔国际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材料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依托国家一流学科优秀师资和先进科研平台建设一流专业,坚持基础理论和应用工程研究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秉承工程教育OBE理念,坚持闭环式教育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服务江西省材料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专业小贴士:

1材料类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材料类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类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2专业平台和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

平台课程有: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物理化学、工程管理、材料科学导论、专业英语与科技论文写作等。

1)材料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技术、材料制备技术、材料成形加工、工程材料学、计算材料学等。

研究方向有:结构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等方向。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核心课程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学、聚合物表征与测试、高分子材料性能学、聚合反应工程等

研究方向有: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高分子复合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智能高分子材料等方向。

3、就读材料类专业需要你具备什么特质?

 乐于思考、勤于实践。

4、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或国际化交流项目?

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微结构摄影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5、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材料类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新材料研发、新器件设计、微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开发、生物医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6、专业发展趋势如何?

 材料类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很多领域比如工业、建筑、医用、航空、汽车、日用化工、机械加工、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等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类企业从事设计、发、生管理、市场经营等工作,也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三、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去向多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单位多为企业性质。从学生就业情况看,签约学生就业机会大多来自于学校和学院所邀请的招聘单位,且大多数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

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良好,216名本科生毕业生中,共有184人确定了毕业去向,本科生就业率为85.18%。其中毕业生保研考研升学率达到54.62%,保研院校多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三、杰出校友

wps6DD6.tmp.png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士汪海燕


汪海燕教授,1998年获南昌大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硕士学位,2002年获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200212月到20061月,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先是担任主任资助的博士后研究员,然后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常任研究员。2006年至2016年,任教于Texas A&M University,获助理、副教授、正教授职称。其中,2013年至2015年,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材料研究部电子与光子材料分部主管。20168月起,于美国普渡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任Basil R. Turner教授职位。主要从事涉及微电子、光电子、高温超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离子体与光子学、铁电与铁磁应用、耐辐射材料等功能纳米复合薄膜的设计与加工。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460余篇(被引15500次,H指数59),在各类国际会议上发表邀请和主题报告250余次。拥有薄膜加工和构造领域的10项专利。汪海燕教授是材料研究学会(MRS2019)、美国物理学会(APS2017)、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16)、美国陶瓷学会(ACerS2015)和美国微生物学会(ASM2014)等多个专业学会的会士。所获主要奖项包括TAMEST O'Donnell(2015)、杰出研究成就奖(2015)TEES高级会士(2013)ASM杰出材料科学家银奖(2011)NSF成就奖(2009)、美国总统青年科技奖(PECASE2008)、美国海军ONR青年科学家奖(2008)和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青年科学家奖(2007)等。



wps6DE6.tmp.png

2杰出校友北京大学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刘洪刚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2003年在中科院微电子所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从事InP DHBT毫米波器件方面的博士后研究;2006年加入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毫米波实验室从事太赫兹电子器件的研究,实现了0.6 THz太赫兹晶体管及其毫米波集成电路;2009年受聘为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微波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室副主任等职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江苏省高层次双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计划;2021年入职北京大学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碳基射频SoC芯片设计与三维异质集成微系统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自然基金等科技项目10余项,在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n Devices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IEDM)、Microwave JournalElectronicsAdvanced MaterialsScientific Report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NanotechnologyAIP Advances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6项,其中中国授权专利46项、美国PCT专利4项。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高频测量仪器、自动驾驶、宽带通信、智能感知等领域进入实用化阶段。


四、优秀应届毕业生

沈克林,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方向);已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读期间大学四年平均学分绩点3.69,排名班级第一,专业第二。连续三年荣获南昌大学特等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荣获金力永磁一等、二等奖学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奖学金。参加了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和1个校级创新创业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共同作者发表论文两篇。获南昌大学物理竞赛特等奖、金相大赛一等奖、挑战杯二等奖等。曾任院学生会副主席、教务办学生助理。荣获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周佳成,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方向),连续三个学年获得二等奖学金,免试保送南昌大学材料学院读研;作为团队负责人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高效球形钛合金粉末制备新原理新工艺研究“比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分别在南昌大学第2728届校运会获得实心球男子比赛第二名和第六名;曾担任金属172班干,工作认真负责,连续三个学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高明远,2017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已推免至同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获得三好学生标兵1次,三好学生1次,一等奖学金2次。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二等奖、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三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西省赛区三等奖等。主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科研训练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1篇,中文核心1篇;以合作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1篇。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兼心理发展委员,曾担任南昌大学助学服务联合会管理与培训部部长,在防疫一体化活动中担任249层楼层长。

林靖雯,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方向);大学四年学分绩点排名班级第一,连续三年获得特等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入选2019年南昌大学优秀科研项目名单,以共同一作身份发表论文一篇。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微结构摄影大赛、江西省大学生英语竞赛、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曾任材料学院学生会副主席、中国传媒梦工坊企鹅号编辑,先后在上海乔布简历和北京奇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奇艺)实习。已保送至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薄丽雯,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方向),已保送至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大学四年学分绩点专业第一,荣获国家奖学金、南昌大学特等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以及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称号;先后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

张贝贝,2017级高分子材料科学工程专业(聚合物复合材料方向),已保送至同济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大学四年学分绩点专业第二,综合素质排名专业第一,本科期间获得数次特等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等称号;曾任社团主席团成员、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参与澳门大学全球展望交流项目获推荐信,参与合唱比赛获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微结构摄影大赛三等奖等。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两项科研训练。


五、专业活动照片

1、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项目、专家讲坛、学科竞赛照片


 

图1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图2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高校主赛道三金三银(冠军)


图3 江风益教授为“·器”论坛做首场报告


4 浙江校友会成立


5 承办国际产学研用国际会议


6 互联网+大赛学生演练


7 实验室一角


8 新生参观实验室


9 导师指导下做实验



10 学生赴企业实习

2、党团活动照片

1 赴井冈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被江西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


2 元旦晚会


3 “材·器”杯田径运动会


4 团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