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综合新闻
首页» 学院首页» 综合新闻

舒龙龙教授课题组高水平成果在Cell子刊Matter上发表


近日,我院舒龙龙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题为Strain-gradient-induced modulation of photovoltaic efficiency(应变梯度光伏效率调制)”在Cell旗下物理与材料方向子刊Matter上在线发表。学院新进教师王支国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舒龙龙教授和加泰罗尼亚高等研究院Gustau Catalan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昌大学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

挠曲电是指材料受到非均匀应力作用后而表现出电极性的物理现象。由于非均匀应力可以破坏高对称材料的晶格宏观对称性,因此挠曲电对材料的对称性没有特殊要求,任意对称性的绝缘体和半导体都可以具有挠曲电性。作为功能材料领域的新概念,学界对于挠曲电的认识相对不足,其相关理论探索、材料设计以及应用创新均较为匮乏。

舒龙龙博士自2010年攻读博士以来,聚焦挠曲电理论和材料设计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前期代表性工作有:建立挠曲电系数张量的全矩阵形式[J. Appl. Phys. 110, 104106 (2011)]、利用光耦合获得目前最大的挠曲电系数[Nat. Mater. 19, 605 (2020)]、建立薄膜挠曲电的表征理论和方法[Phys. Rev. B 106, 024108 (2022)]、发现铁电陶瓷的挠曲电晶粒尺寸效应[Phys. Rev. Appl. 18, 064017 (2022)]、发现超带隙挠曲体光伏效应[Phys. Rev. Lett. 132, 086902 (2024)]等,相关研究成果获2023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挠曲电理论与材料设计”,编号:Z-23-1-01-R01)。

在最新一期Matter论文中,该团队以成果“挠曲电理论与材料设计”为基础,进一步将挠曲电从理论和材料研究拓展到应用领域。研究团队以传统界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非均匀应力将挠曲体光伏效应和传统界面光伏效应相结合,实现了对太阳能电池光伏效率的调控(提升幅度可达到15%以上)。更进一步,研究团队利用压电力显微镜探针对微晶太阳能电池施加应力实现量级达到107m-1的应变梯度,证实在微纳尺度下挠曲体光伏效应的光伏效率与界面光伏效应相当。该研究表明:发展挠曲体光伏效应有望突破当前太阳能电池光伏效率的性能瓶颈。

图片.png

本工作受到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南昌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kHVc_wvImjU-N

https://doi.org/10.1016/j.matt.2024.11.024

部分代表性工作链接:

J. Appl. Phys.: https://doi.org/10.1063/1.3662196

Nat. Mater.: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0-0659-y

Phys. Rev. B: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B.106.024108

Phys. Rev. Appl.: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Applied.18.064017

Phys. Rev. Lett.: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2.086902